加紧为病险水库“体检治病”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水库工程对水旱灾害防御、供水保障和农业灌溉等至关重要,尤其今年汛期,我国发生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4042座次大中型水库共拦蓄洪水1781亿立方米,减淹城镇1334个次,减淹耕地3415万亩,避免人员转移2213万人次,发挥了巨大的效益。目前,我国有水库9.8万多座,80%修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其中大中型水库4700座,小型水库9.4万多座。近年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安排1553亿元,对2800多座大中型和6.9万多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切实保障了水库安全。但随着岁月推移,许多水库接近或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因超标洪水、地震等原因毁损,仍有部分水库陆续进入病险行列。为加快解决防汛中的薄弱环节,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住时机集中除险加固。11月30日,在国新办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李明传、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司长吴奇修、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司长阮利民介绍了相关情况。病因在哪——老化、毁损、疏于管护水库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998年特大洪水以来,我国实施了几轮大规模除险加固,水库安全状况大幅度提升。“21世纪以来,平均年溃坝率为千分之0.045,低于世界上公认的千分之0.1的低溃坝率,我国大坝安全状况总体可控。”阮利民说。近年来,水利部全力推进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对尚未实施除险的病险水库,严格落实限制运用措施,连续三年对小型水库进行暗访检查,强力推进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水库运行管理显著改善,安全度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仍有不少病险水库。阮利民从三方面对病险水库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概括。一是我国80%以上的水库修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大部分水库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功能老化现象较严重,出现病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二是受超标洪水、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水库一旦遭遇突发暴雨洪水,超出自身防御标准,就可能导致严重的水损,产生病险。“据统计,今年的洪涝灾害共损坏大型水库131座、小型水库1991座,其中许多被鉴定为病险水库。”阮利民表示。三是部分地方存在“重建轻管”“以建代管”现象,水库疏于管理和维修养护,积病成险。花费多少——未来5年需投资近千亿元叶建春指出,“十四五”期间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的目标任务是,到2022年年底前,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遗留问题处理;完成已到安全鉴定期限的水库安全鉴定任务;对乡镇村组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到2025年年底前,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每年安全鉴定后新增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完善雨水情测报、安全监测设施,健全水库运行管护长效机制。“要实现‘十四五’期间目标任务,5年共需投资近1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予以一定补助,地方财政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渠道,并以这次大面积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为契机,健全完善市场化机制,带动地方资金和民间投资。”叶建春说。自1998年以来,财政部为支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已累计安排资金超972亿元。吴奇修介绍,财政部将支持现有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计划“十四五”期间从水利发展资金中安排中央补助资金125亿元;加大维修养护补助力度,“十四五”期间计划累计安排120亿元。此外,还将在每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限额中给相关地方单列额度,明确用于保障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相关工作。“‘十三五’时期,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81.29亿元用于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明年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李明传说。怎样治病——技术不难,关键在压实责任通过前几轮的水库集中除险加固,我国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技术上并不存在难点。阮利民认为,下一步,治理的关键在于压实地方责任。为此,要建立机制,明确省级政府对本辖区所属水库的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负总责,将这项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和相关计划,以及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体系,统筹做好安全鉴定、除险加固的实施,落实水库运行管护的责任。要督促市县严格执行运行管护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水库“久病成险”。财政上要给足政策,正向激励引导。同时,对具有供水、灌溉、发电等经济效益的水库,支持地方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多渠道筹措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的资金,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此外,要强化监督,严肃追责问责。督促指导地方加强做好水库安全运行的有关工作,严格按照设计批复和概算组织实施除险加固,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严肃追责问责。如何避免“久病成险”——定期体检加强管护叶建春指出,顺利完成“十四五”期间目标任务,需要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督指导责任,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水库病险隐患早发现、早除险、早恢复,避免水库“久病不治”“久病成险”。如何健全常态化机制?叶建春回应道,所谓常态化是不希望再出现新的积累问题,“十四五”期间要解决一些此前积累的问题,如果没有常态化,“十五五”“十六五”又将出现新的积累问题,陷入被动局面。“第一个常态化是安全鉴定,就像人需要定期体检一样,按照水库管理规定,水库建成五年后要做一次安全鉴定,此后每十年做一次鉴定,以掌握水库的安全状况。第二个常态化是指除险加固,发现一个消除一个,不将问题积累下来。第三个常态化是日常管理的常态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方式加强水库管护,健全完善水库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叶建春说。(记者 陈晨)

本消息为产业园区网用户上传并发布,如需删除,请发送邮件至mail@zhaoshang.net

获取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